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九百七十三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达古巴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三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达古巴岛 (第6/9页)

    这是一个农耕社会,虽然原始,但已经有了制陶的本领,而且还有几何图桉也有文字,哪怕十分简陋,但依旧有了文明的雏形。

    这些男女还种植一种长着簇茸白色小铃的作物,这种作物不能吃,却是他们种植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范德行很确信这就是棉花。

    相比较大明种植的棉花,这些棉花更为蓬松,而且花骨朵更大,成棉更多。

    这些棉花在玉米田里茁壮成长,每年秋天,人们在收割完粮食作物后,会摘下柔软的棉球,将许多棉铃放在篮子或袋子里,带回用泥土和荆条建造的小屋里。

    在那里,人们费力地把棉籽用手捋下来,然后把棉花放在棕榈席上拍软,再把纤维拧成几寸长的几缕棉纱。

    接着,他们用一个装有陶瓷盘的细长的木制纺锤和一个用来支撑其旋转的纺纱钵,把纱捻在一起形成细的白线。

    范德行看到了,看到了他们的生产工具,木制纺锤和纺纱钵,还有一种背带式织布机,由两根绑着经纱的木棍组成,一根木棍挂在树上,另一根挂在织工身上,这些土着民,如同舞蹈一样将棉线织成布匹。

    布料颇为坚固,再用靛蓝和胭脂红给布染色,染出各种色调的深蓝和深红色。一些布料他们自己穿,一些布料则献给他们部族首领,用以祭祀太阳神。

    大明水师的船舶再次南下。

    景泰十四年五月,南半球处于严寒之中,大明远洋舰队,发生了一些分歧,这些分歧,随着粮食的减少,愈演愈烈。

    这不是唐兴这个番都指挥没有料到,而是唐兴一直没有让舰队补充船上的食物,引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