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二十七章 科技的发展:三种汉弩 (第4/10页)
沉思。 还是以照片留存的清弓举例,弓手拉开的弓弦能到达另一侧的肩膀,拉距是整个手臂加身宽。按照臂展与身高相同的理论,清弓的拉距甚至能到达一米以上。这个拉距带来的动能是可怕的,配上重箭后的动量杀伤,可以在百米内击破重甲。 而和弓的拉距在90公分到一米之间,用来补偿蓄能较低的竹身,同样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油画中的英格兰长弓手只能拉到脸颊,和壁画中唐朝长弓武士的射击相似,拉距大约在80公分左右。这也就是常说的耳听弦声。土耳其弓也同样在这个拉距水平,只是用上高强度的复合弓身,在维持拉力的同时,缩小了弓的长度。 再往下,拉距在70公分的便只有小拉距的美式猎弓,以及偏小的骑兵弓。这些弓通常是以狩猎为主,对披甲武士的杀伤非常有限。 修洛特想起缴获的特拉斯卡拉弓,它的拉距也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威力偏小。至于更短更弱的原始弓,则是部落猎手的武器,对墨西加皮甲武士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计,除非是能在数十米内射中眼睛的神射手。 与弓相对应的,则是弩的拉距,这可以用弩机上弦位置与弩身的距离来判断。 汉代壁画中,臂张弩的上弦是单手,能到大半个手臂,拉距约在40-50公分。蹶张弩的上弦则是双脚踩住,双臂施力,拉伸至大腿末端。少年估计拉距至少在70-80公分。至于拉力最强的腰张弩,弩身异常宽大。它需要强壮的弩士坐在地上,用尽全身力气,像划船机一样上弦,直至拉过膝盖,拉距也应该在40-60公分。 修洛特接着想起欧洲油画中的战争场景。他对其中的十字弓手印象深刻。 这些欧洲弩手身材纤长,却往往拿着一把上弦只到半臂的十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