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 (第3/4页)
帮衬。” 高家可不就是缺个帮忙干体力活的男人。 张腊梅得意完,扭脸就对婆婆李婶说:“妈,咱行李这么多,要爹帮忙,你赶着板车回去吧,这路上颠簸,你那身子骨也受不了。” 李婶脸上一万个不情愿,头一次搬进城里去,正是风光的时候,咋能让自个儿一个人回去? 李叔也同意:“是,你赶紧把这些棉絮拖回去,别耽搁了,大早上雾气重,弄湿了。” 农村里起早床,可不是什么七点半,一搞不好就是五六点,甚至四点。 太阳还没出来,外头雾气迷茫,水汽厚得狠。 李叔这么说了,李婶只好不情不愿的坐上板车,打道回府。 等了好久,给养车终于来了,李叔一个男人帮着把两家的行李都给拎上车,四个人坐在车上,没了李婶那个长舌妇,话讲开了,可就有意思多了。 从摸鱼说到钓虾,抗日说到援朝,知/青下乡那些年也有说不完的故事。 李叔一双眼毒得狠,平日里不多言语,但看人一看一个准,三个女人家的反应,各不尽相同。 自家那个儿媳妇儿嬉笑怒骂全写在脸上,生气的时候还拍大腿骂鬼子,完全跟自家婆娘是一路人。 一边儿坐着的高家闺女不待见腊梅那个撒泼模样,傲着张脸,背挺得笔直,听到啥都没多大反应,只是听到打仗的时候,时不时补俩字,讲讲她那个爹。这孩子傲气太盛了,活在农村,这个年头,怕是命不会好。 至于峰仪媳妇儿,好像一直听得挺有滋味儿似的,眉眼弯弯的,嘴唇往上翘,话不多也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