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1139节 (第3/8页)
御史有两个身上有巡抚的差遣。 至于,剩下的五个都是京官,其中一个是鸿胪寺少卿,一个是太仆寺少卿,让朱祁钰有些意外,分别是礼部侍郎王一宁,刑部侍郎周瑄,户部侍郎孟鉴。 要知道,这次廷推,只是推选吏部侍郎而已,又不是推选吏部尚书,虽然说,吏部在六部当中权力最重,但是,毕竟六部之间是平级,而且各有执掌,而已经到了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入阁,或者积累足够的人望和资历后,直接进位尚书。 像是现在这样,几个侍郎争抢一个吏部侍郎的场面,却是并不多见,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一掺和,那廷推还有什么意义呢? 要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各部的老牌侍郎了,至少在任上待了有好几年了,不论是资历,人脉,还是能力上,这三个人都甩其他的候选人一大截,当然,也包括张睿。 别的不说,单说礼部的王一宁,这位可次次都是阁臣的热门人选,从如今的首辅张敏当初入阁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备选名单中了,而且,还不仅仅是备选名单,他甚至在廷推结束后呈送御前的名单当中,只可惜,最后,因为种种缘故,王一宁最终没能顺利入阁。 再往后,每回这位王侍郎都差一口气,最后莫名其妙的,就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待了这么多年。 这回推选吏部侍郎,他要么就直接不参与,可如果参与了,却不能成功,那么,就连朱祁钰这个皇帝,都要觉得不好意思了。 换而言之,王一宁出现在了候选名单当中,那么至少有一个名额,就已经被锁定了。 论资历,人脉,能力,人望,他都不可能输给名单中的其他人,而一旦进入到最终的名单,那么,哪怕是看在王一宁这么多年兢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