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50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8章 (第2/3页)

—【形式美】!

    这并不是机械,也不是抛弃情感。

    形式美也很好理解。

    生活中的几个整齐的方块,一个工整的圆。

    一片片完全不一样,但极度拥有秩序的雪花。

    比如对称,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美。

    这种科学,数学,渗透在生活中。

    而西方古典音乐,在创作的时候,要求强调结构的统一,音乐材料的工整,整体形式美的表达。

    和声织体丰满而厚重,也确实非常适合去表达敦煌文化历史的深邃与悠远。

    但中国音乐在这里不太一样。

    虽然也有追求形式美,但更多的时候,中国音乐,更加偏向于“意”。

    讲求的是一个“神似”。

    所以,有时候在整个音乐的疏密程度上,会非常“散”,或者是“形散而神不散”,更加随心所欲,更加空无缥缈。

    无论是王国维的“意境”,亦或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

    其实,都是对音乐意境,音乐“无形”“无相”“无色”的一种极致追求。

    更加适合表达敦煌哲学的一种“意境”与佛学之中所谓的“觉悟”。

    ……

    简单来说,一个科技,一个修仙。

    ……

    但问题来了。

    独自考虑看起来很适合。

    但组合起来,却几乎有点无从下手!!

    正是因为追求的东西有差异性,所以,西方音乐有着严谨完整复杂的和声体系。

    在基础的调性上,多声部的音乐可以构成非常丰富多彩的体验。

    可是,中国传统音乐,不怎么去强调和声。

    一般,都是以支声手法来构建。

    只有在一些民间的合奏,或是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