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第1/3页)
陶运昌走来,谢立还在开门,衣服湿透一半,却问陶运昌,“你怎么不打伞。”又说,“可以在车上等我啊。” “能看看吗。”陶运昌难得请求。谢立一滞,马上笑笑说,“没问题,带你参观。”说完又捂脸打了个喷嚏。 陶运昌多少看不下去,问他,“你这有没有备用衣服?” 谢立将湿刘海用手梳到脑后,开了灯请陶运昌进屋。“没事,等会儿去旁边学姐那,买件t恤就好。” 谢立的工作室大而简单,保留着裸露的线路和水泥墙面,风格冷硬。进门是两米高的置物铁架,工具,颜色,材料都分门别类地贴好,一点不像他混沌的思维。工作室中间用塑料布罩着未完成的软泥,置放有旋转台,半人高的铁丝框架。 谢立带陶运昌穿行时说,“小心别被戳到。” 陶运昌的视线停在工作台的一个小型木雕上,是一只写实的,精细的手。他看了一会儿把自己的手伸开,对比了一下,又把手收进口袋,不太在意地跟着谢立去了里间的工作室。 “外面的都是练习用,里面才是谋生的。”谢立打开隔出来的小房间,请陶运昌进去。“怎么样,我分类都用了你以前教我的方法,羊毛的材质,颜色,产地,都很清楚。”小房间的墙面上是固定的方格架,里面放着一团团云雾般的羊毛。内有一条长桌,桌上隆起的软针座上收纳戳针,切割板上放着一个手掌大小的羊毛毡狗头,身子放在桌子的另一侧,是未固定的半成品。 “怎么在做羊毛毡?”陶运昌拿起小狗的头仔细看,言语竟有些柔软。 “定制手工的小动物,比我做雕塑来钱快。”谢立不好意思地拨弄刘海上的水珠,和他的眼睛一样亮,“外面做的那些雕塑,有的送人都没人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