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奇人录_第103章 品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品菜 (第2/4页)



    在欢快的琴声中,第一道菜也开始上了,只见一盘烤鸭端了上来。身穿宫廷服饰的美女解说员报上菜名“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说道:“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中即有“炙鸭”字样出现,南宋时,烤鸭已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其实烤鸭不但已成为民间美味,同时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肴。但至后来,据记载,元破临安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城里的百工技艺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鸭技术就这样传到北京,烤鸭并成为元宫御膳奇珍之一。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

    烤鸭已经片好,众人开吃。

    顾飞说道:“真好吃,里面还有一股清香味。”

    那位美女说道:“这股清香,正是由于是由枣木,梨木烤成。采取的是挂炉烤法,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拿出来,然后往鸭肚子里面灌开水,然后再把小洞系上后挂在火上烤。这方法既不让鸭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让鸭子的皮胀开不被烤软,烤出的鸭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鸭最好吃的部分。挂炉有炉孔无炉门,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用明火。果木烧制时,无烟、底火旺,燃烧时间长。鸭子入炉后,要用挑杆有规律地调换鸭子的位置,以使鸭子受热均匀,周身都能烤到。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颜色呈枣红色,皮层酥脆,外焦里嫩,并带有一股果木的清香。”

    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