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15章 心肾相交的误区 (第1/4页)
415章 心肾相交的误区 前面一章着重讲了喜跟恐惧的情绪,对人身体的影响。喜为心,恐为肾,而心肾同属少阴系统,所以这其中有一定的关联性。现在的中医教科书对于心肾的关系说的不够明白。这个心肾直接的具体关系如何的。肾水如何上达心,而心火如何降到肾呢?其实这个心肾的关系最早就是道家的思想,现代中医想撇开道家来谈中医理论就是笑话。其实心虽然属火,实际上却藏一点真阴,肾虽属水,却藏一点真阳。这里的真字代表先天。心中的先天一点真阴于肾中先天一点真阳才是人体少阴先天系统的枢纽。人的心如天,肾如地,天地相交而万物生。心肾相交而命始生。所以我们本身就蕴藏天机,午时,心中的一点真阴下降,交与肾中的一点真阳。子时,肾中的一点真阳上升交与心中的一点真阴。这个就是心肾相交的本质。并非是心中之火去暖肾水,而肾中之水去滋心火。这都是在先天心肾相交合的状态下,后天的产物了。而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百度上的心肾相交讲的是什么?水火既济: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