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2章 继续本书旅程 (第4/5页)
,差点为之喷饭。中医穿越到古代的有不少,但是这样的文章让中医行家看了未免可笑,穿越到古代,不用说你本身去教别人中医了,恐怕是你当别人的徒弟人家未必肯收,就作者的那点中医知识,如何教古人行医呢?这样写对于中医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中医从汉唐开始就逐渐走向衰败,而很多不明真相的作者甚至认为现代的中医水平高,这种观念是很危险的,最基本的中医常识都不了解。我这里并非是攻击写中医文的作者,而是想提醒一下,你的文章不仅仅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他同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你本身对中医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广大的读者,这种负面影响会更加让中医走向灭亡。 比如读者甚至认为我本身不懂中医,理由是我提出八纲辨证不重要。他认为八纲辨证才是中医最核心的东西。在这里我不能不澄清一下。八纲辨证是明朝的张景岳提出来的,而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是汉代张仲景提出来的。假如八纲辨证才是中医的核心的话,那岂不是明朝之前没人会看病?那这样的话,为什么不把张景岳称为医圣?唉,所以说这种最基本的常识现在人们都不明白。所谓的八纲辨证只是明朝张景岳的一家之言,很有局限性的,八纲辨证是把中医大大的简化了,变得十分好学,没中医基础的人,三个月就可以把八纲辨证掌握。但是这种简化的理论,用于实际临床就漏洞百出了。张景岳本身水平是不错的,这得益于他的看病经验,而不是他提出的理论。现代的中医教科书把八纲辨证的位置提升的太高了,本末倒置,才导致很多人对于八纲辨证的本质认识不清,所以才有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