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那些事儿_第三十四章 科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科举 (第2/6页)

是由沈先生带着弟子们去的。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满满书读的是真的读得好,居然获得了甲等。

    院试是三年两次,去年举行过一次院试,今年就不会再举行了,等到明年四月参加正好有一年时间让满满他们几个再好好用用功,这也是参考之前沈先生就考虑到的。

    一年时间转瞬而过,三月中旬就由沈先生带着几名学生去直隶大名府参加院试。院试内容与县试、府试类似,院考由学政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每省一人;评卷则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

    几场考试下来,满满终于成功成为一名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而且是一名廪生,每月都有米粮和银钱。

    成功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不过最让满满开心的,是可以免除家里一百亩地的赋税。

    这三年时间里,家里的地已经从之前的一百多亩变成了三百多亩,除了几十亩果园外都是良田,褚家已经成了长沣村有名的地主了,即便朝廷轻徭薄赋,但每年依旧要交大笔的赋税。免除一百亩赋税对家里来说也算节省下一笔开支。

    镇上的店面早就已经倒手给了爷爷一家,县城里的铺面则是郝掌柜和安安在打理,这两年里,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而且在阳京城又买了一个铺面租了出去。安安似乎特别喜欢买地、买房子,家里这些地得有一半是安安缠着褚义买下来的。

    成为秀才以后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到县学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