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节 武汉大战 (第2/5页)
退缩官兵即一刀一个。人头滚滚,一日之间杀了退却的团营长九人,逃兵正法者不计其数,对于没有战意的北洋军,稍挽颓势。 吴佩孚虽然用大刀督战队和机关枪督战队,可是兵败如山倒,溃兵退就像打冲锋一样往回跑。一处处阵地失陷,前线距离吴佩孚的司令部越来越近,溃退的北兵竟向吴佩孚的火车开枪,打死了一名副官和两名卫队。 吴佩孚忍痛接受了失败的命运。不再阻挡退兵,下令设立溃兵收容所,并在险要之地架设大炮以资防守。吴佩孚身边除了刘玉春是一员战将而外,四顾已无可用之将,吴佩孚不想用已经不太听话靳云鹗,可是靳到底还是一员战将,勉强临危又起用了他。 战火终于告一段落,刘玉春满头大汗地跑到吴的火车司令部来,仍然直挺挺地跪下。流着眼泪说:“大帅,一切都不成了,这些败兵已经丧魂落魄,靠他们守最后一道防线是不济事的。” 吴佩孚炝然说道:“我绝不放弃武昌。我吴子玉宁肯死在战场上也比死在床上好。” 刘玉春慨然站起来挺胸大声说:“大帅不能死,刘玉春愿代大帅守武昌,刘玉春为大帅战死,死也瞑目。” 吴佩孚猛然双泪夺眶而出。他提拔过不知多少封疆大吏,可是事到危急,竟无一人敢挺身任事。面前这名爱将本是一个无名之辈,却忠义薄天,他慨然说:“事情都坏在岘亭(陈嘉谟)手里,我不许他走开,要他同负城防责任。” 刘玉春48岁,河北省玉田县人,身材高大魁梧,头发带着灰白色,他原是第八师第十五旅旅长,并非吴佩孚的嫡系。但是刘玉春却始终认为,是吴佩孚提拔了自己,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当吴佩孚东山再起后,左右都是不堪一战的衰兵懦将,刘玉春带着自己的部队忠诚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