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节 并非冲动 (第3/4页)
片战争,是英国一个国家攻击中国,可是美法俄等过。无不是在暗中相助。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更不用说了,英法两个殖民头子直接联合起来攻进了北京。后来的各种教案,各种外交争端。无不是各国同时向中国施压,为此他们甚至组成了对华利益阵线,在对中国问题上,以英国牵头大家共同进退。后来的八国联军就是列强在华同一阵线最大的成果。 试想一下,这次中国人忍了,没有就万县惨案跟英国人打一场,从而借机会收回一些权利,那么等将来和平了,在想从列强手里收回权力,可就不是跟一个一个的列强谈判了,而是要面对一个共同进退的集团。跟英国人谈长江利益,可能日本人会担心迟早要跟自己谈东北问题,从而坚定的站在英国一边。美国人也会担心,破坏了英国的利益,也会损害他们门户开放的利益,因为英国的利益他们也多少均沾了一点。 面对一个英国人尽管也不容易,可是总好过将来面对一堆团结一致的强盗来的要强吧。这次跟英国人好好打一仗,然后宣布废除英国人在长江的权力,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战争过后总有利益调整的。就像中法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在上海的洋人都觉得中国会趁着武力的胜利结果,收回租界的特权,于是大量的洋人抛售自己早租界的地产。这正是西方人惯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因此中国跟英国人打仗赢了,收回英国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