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_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81节 (第4/11页)

稀少, 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位自己人能够参与到核心决策之中。而这些人中,无论海刚峰还是戚元靖,人品都完全可以信赖, 绝不会泄漏关键的情报。这样一来, 可以流传到后世的史料就基本全掌握在了穆国公世子手里。只要春秋笔法稍作修饰,那还不是想造什么人设就造什么人设?从文献到物证全是穆祺的手笔,就算后世的历史学家抠破头皮, 也休想还原出什么真相。

    一切都计划得这么完美、这么妥帖……直到他遇到了这该死的、表达欲过剩到无法自控的大嘴巴西洋人!

    ——做生意就做生意, 好好的资本家金融家吸血鬼路灯耗材,就怎么管不住你那张破嘴呢?

    而最要命的是, 就算发现了儒望的小猫腻,穆祺也拿他没辙。这种高级合伙人的信任是很难建立的, 总不能为了一本几百年后才被发现的无聊日记翻脸;至于警告儒望不许泄密什么的……指望这种角色能够毫无约束力的承诺,那委实是想得太多了。

    不过,往好处想想,从天书的历史回响来看,儒望的泄密还是有那么一点底线的;整本日记大部分都是在蛐蛐穆国公世子本人的古怪举止,没有怎么提及世子与他之间最隐秘、最可怕、最不可示人的交易。否则历史学家们面临的迷惑诧异乃至不可示人的恐怖,恐怕还要更翻上几个数量级。那所谓的《儒望日记》嘛,或许就得改成《震惊!小白花穆国公世子不为人知的二三事》之类了。

    而世子与儒望所做的交易,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南洋与天竺的贸易日渐兴盛,每年往来的银两怕不是有数千万两。这么多的白银运来运去,彼此度量衡又不一致,做生意时也是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