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79 (第4/4页)
国的友谊。 这后一种方法是大多数有着进取心的年轻官员们长有的选择,帝国处在急速扩张的时期,基本上只要不是太蠢的,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就像是面对一块荒地一样,再懒得也会撒上一把种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收益。更何况,这些官员是帝国层层选拔科考而来。至少,脑筋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朝堂上,大多是从这样的脑筋不成问题的基层官员中再往上层层选拔出更高一级的官员来。这样的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要说多么的道德洁白如君子,说出去没人信不说还要遭人笑话。 真正的君子或者脑筋转不过弯来的书生,早在最基层的时候就被筛掉了。不是说朝堂上就藏污纳垢容不得正直之人,而是他们这样的人往往不懂得妥协。可偏偏,政治这个东西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利益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他们当然要欢迎,没有人傻乎乎地说出什么不义之战这样的遭人恨的话。 是以,在工部尚书这样的‘官场老人’面前就上演了这样的一出叫他感慨万千的场景来。 怪道当初皇帝陛下对于征伐倭国之事那般的坚持,如今算是看出效果来了。面子和里子之间,他们还是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更何况,这些朝臣在发现,在做出这样没有‘天朝上国’‘以德服人’的举动之后,除了几个传不到他们耳中的老儒生叫骂几声国将不国之外,其他诸如报纸诸如民间的物议还是很觉得他们的行为是为国着想,与国谋利来着。 也是那倭国不争气,在被重重的剥削之后,对待帝国的态度却更加的殷勤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