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雨幽梦录_16 难下眉头,又上心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 难下眉头,又上心头。 (第2/4页)

如何肯放弃?于是声泪俱下、肝肠寸断地向儿子哭了一场,道是他若不出一头地,母子今后无以立身,难道他要一生依傍宋家过活?

    母亲一番苦劝,寒琅自思若就此停了举业,对父亲、母亲均无交代,只得忍下性子,关门苦读。孝中艰苦,食不得味、寝不能安,日间又是伏案书经、枯对古人。寒琅夜晚每思及丧父之痛、孤寂之苦而无可消解时,对着秋灯,总会想起雨妹。便是哭父亲,也总要想象着雨妹在身边才能得些安慰。时日长了,他竟有些分不清自己是在念慈父,还是思雨妹。

    上次见雨妹时,父亲还在。她哭着捧给自己一只荷包,自己还她一支玉簪。那玉簪……吊丧时还见她簪在头上……如今一别两载……她怎样了?那时见她瘦了那样多,又过两年,她在楼阁上已住了两载。凭她的秉性、她的身子,这两年该是何等煎熬?雨妹若真像她自己说得那般香减玉消可如何是好!

    念头一起,寒琅心中煎熬焦躁,几乎坐不住。吊丧那日雨儿形销骨立的身影、春日园中脉脉含情的姿态江涛拍岸般涌上心头,自己答应过她,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两年间却音书断绝,一点不通消息,如何对得起当日之言!她若为此忧懑襟怀生起病来,自己万死难当其罪。

    想归想,寒琅却无从打探雨妹消息。他在孝中,几乎不可出门,也想过向母亲提起婚姻之事,然而热孝中断无提及此事之理。母亲每日三探过问功课,他想探问雨妹近况,然而望着母亲渐灰的鬓发、桌上亲炖的补品,却怎么也问不出口。

    还有一年,只有一年了。过了这一年,孝期便满,他也要赴京赶考了。等到临上京再向母亲提出,一年筹划置办,待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