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五章 霹雳(中) (第1/6页)
半刻之前,郭宁巡行各部振奋士气,将至前队的横阵后方。张林远远地得人通报,从车阵中小跑过来,郭宁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指挥,莫要分心。 随着军队的规模越来越来,兵种越来越多,一方面协调配合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发现、运用和指挥的专精程度也越来越高。 郭宁觉得自己还年轻,学东西也快,但他身为全军总帅,得多看兵书,多作指挥的演练,以能够统揽全局。 至于某些特殊兵种或特别的军械,他偶尔在军校和教员、学员讨论的时候拍一拍脑门,来个灵光乍现,但并不需要亲自去做后继细化的推演。 比如眼前,整整三排六十辆的大车。自从葛青疏在北疆发掘出一个叫卢五四的年轻人,宣德府和缙山等地开始大规模布设毛纺工场,出产毛毡,并且因为毛毡花纹细密,保暖耐用,很快就成了军府重要的财源。 为了运输大批量的毛毡进入中原,许多商贾响应军府号召,下了大功夫去制造比原先更能载重的大车。 眼前这些轮轴粗大,一看就坚固异常的车辆,就是首批改进的成果,听说后继还有几个大商在合股招募巧匠,设计有四轮且前轮能转向的大车。 这些大车上装的自然不是毛毡,厚厚的油布被掀去以后,露出的是尚未装配完成的巨大机械。 每辆大车周围,都有三十多人忙碌着,首先卸下粗重桩脚固定车板,随即把整座机械从底座竖立起来。 这种机械较之于郭宁最初见到时,已经小巧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