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燕燕 第122节 (第2/6页)
此时听着不免跃跃欲试。 她对于英达说:“我们也过去。” 于英达最会凑趣,当即便笑着答应。 两人走过去,杨玉燕和杨玉蝉就先起来问好,口称于先生。 于英达在别处八面玲珑,在这里却更愿意做一个普通寻常的人,他静静的站在一旁,含笑看着他们。 祝颜舒对杨玉燕说:“我在那边都听到了,我以前也译过几章,忍不住过来跟你聊聊。” 杨玉燕就像所有以为父母生来就是三十岁的孩子一样,震惊道:“你也译过《安娜》?” 祝颜舒点点头:“怎么没译过?我也学过俄语啊。” 她拿起桌上的书,翻开就念了一段。 杨玉燕忙说:“好啊好啊,我知道你会俄语,那你看吧。喏,这是我先译出来的。” 她把桌上的稿子递过去。 祝颜舒早就想看了,之前是一直忍着不想给孩子添乱。她拿起来一读就笑了:“哦,你这个译得白话更多。” 杨玉燕好奇的问:“你当时译的是什么样的?” 祝颜舒笑着说:“我当时译的是仿红楼西厢的口吻。” 别说杨玉燕,连苏纯钧都惊讶:“红楼?西厢?” 祝颜舒笑道:“有什么办法?我那时还不流行太白话的东西,我又想把它译成一部好书,特意仿的古书行文。再说红楼已经够白话了。” 祝颜舒参与进来,就像是给杨玉燕上了一圈紧箍咒,她不敢再胡闹耍赖,效率一下子高起来。 而祝颜舒当年是跟俄国女仆学的俄语,对俄语的精深和了解远胜在座的所有人。当杨玉燕拿不准翻译的句子该怎么措词时,她都能马上找到最精确也最能体现原意的说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