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燕燕 第115节 (第7/8页)
人欢迎的东西。 杨玉燕:“他们认为女性在这其中的牺牲是可以接受的牺牲。”反正死的不是他们。 到了晚上,苏纯钧回来了,马上也被拉到这场讨论中。 他笑着问杨玉燕:“那你是怎么想的呢?在中西方两个故事里,起决定作用的不同点在哪里?” 杨玉燕说了一天的话,口干舌燥的同时,思维也被大大的激活了。她现在满脑子都是活跃的思想因子,让她有说不完的话。 她说:“我觉得,西方的文明进程中,男女都是奴隶,在奴隶主的眼中,他们并没很明确的性别区分,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分工。而在中国古代,只有男性是奴隶,而女性不是奴隶。她们是奴隶的奴隶,是工具。” 所以,《水浒》中对潘金莲等女性角色的描述,其实是对奴隶的描述。奴隶是不可以背叛主人的,当然更不能逃走。奴隶也不必有自己的思想,只要听从主人的命令就可以了。 而在《安娜》中,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已经是一个人了,所以她在生命权与人身权上,与丈夫有着一定的平等关系。虽然她的嫁妆由丈夫或其他的男性亲戚去支配,她没有财产权,但丈夫也没有掌握她的生命权。 苏纯钧点头:“我赞同你说的。这其实也跟西方国家的神权政权有关。他们的神权是大于君权的。”连君王任免都要看神的面色,土地、财产,人民的生命,当然神权也是要插一手的。 而在中国这一点就不存在了,君权高于一切。而君权下放的结果,就是父权与夫权的膨胀。 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两个大陆不同的历史,历史造就风俗习惯,风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