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3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0 (第3/4页)

济条件,别说甜瓜正价也才5毛一斤,就是1块5一斤,他们也买得起。

    自从开始香港上海两头跑后,只要回了上海,陶小霜就会在二舅家里搭伙,或早饭或午饭晚饭,她和孙齐圣还有双胞胎每天至少会在12号吃上一顿饭,借着给伙食费的名头,陶小霜每年都会往二舅家里补贴两三千块钱。

    两三千块钱,搁在这时的上海那是天大的一笔巨款了。

    在12号,工资最高的那个人是二舅妈,她一个月的工资加奖金有95块钱,而最低的人是潘颖,她在舞蹈团里能拿65块。再加上徐阿婆的每个月退休金58块钱,二舅家一家7口每个月的总收入刚刚400块出头,7个人一年的总收入加在一起也没到5000块钱。

    陶小霜这一补贴,等于一口气就给二舅家涨了一半的年收入。

    但她给得多吗?

    ——还真不多!

    老实说,要不是很清楚每年给两三千块的补贴已经是二舅和二舅妈能接受的极限了,陶小霜还想每年补贴他们两三万了!

    要知道在香港那边,光是雇佣玛利亚和杰西卡,还有司机老张,她和孙齐圣每月就得开出8000港币的人工,每个月只这份开销,换算成人民币就差不多5000块钱了!

    可帐不能这么算,至少程谷华夫妇从来没这么算过。

    程谷华和彭苗的想法很简单——

    当年meimei谷霞没办法把侄女带在身边,小霜才来了自家。那些年自己夫妻俩要三班倒的上班,家里的大事小事几乎都是老母亲在管在忙,侄女小霜其实也是她一手带大的。

    小霜这孩子,因为父母的缘故,从小就特别懂事,很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