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节 (第2/10页)
燎原厂的柔性制造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给日本机床公司们带来了不少压力,他根本就没有休息,接到酒井和新谷电话的时候,是当天的早上,中午几个大的社长就已经约在了一起,对这事儿进行讨论。 当然,还是和上次一样,古田的北原羽衣和长川光太是一个态度:“不可能开这个口子,就算是推出又怎样,他们的加工中心推出了三四年了,并非像是普通数控机床一样,以低廉价格横扫市场。销售量一直平平。这就说明,消费者是理智的,他们并不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燎原厂并不成熟的产品。” “加工中心都是如此,更何况柔性制造系统呢。这技术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说句实在的,夏国有这么多相关人才吗?” 唯有长崎的川田正和并不同意,“此一时彼一时。他们能够将普通数控机床的精准度做到跟德国货一样,那就说明,他们的技术储备是足够的。否则我们干什么这么担心害怕,对他们围追堵截?” 这话真是太不客气了,北原羽衣当即就想回怼,却听见川田正和话锋一转,说别的去了,他也只能忍着,川田正和接着说道:“其实他们的质量如何根本没有意义,美国人和那些美国在背后的集团们,肯定会以燎原厂为价格标杆,要求我们降价的。” “燎原厂根本就不需要质量如何,他们只要存在就行了。” 这话的确道出了美国人的霸道。 84年长崎和古田出事后,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不但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在某些区域还放开了对美国的限制。但美国并不觉得这已经足够了,去年开始,他们开始推行广场协议,要求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