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_第三十八章:金翠兰的功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金翠兰的功效 (第2/4页)

明着拒绝,另外自己也想公开讲一讲对西学逻辑的理解。

    于是乎,只得仓促地准备下,到文庙参加文会了。

    到了现场才发现,能来的官员六品以上,几个主政的大员都到了,甚至连谭伦都请过来了。每个座位上也不知道是谁搞的,还制作了名片,这样谁坐哪儿,坐哪儿的是谁一目了然。

    之所以说大员基本都到了,是新任按察使没来张逊肤。这孤臣当得真够冷清的。

    相互寒暄见礼到做好又花费了半个时辰。这种官方文会真是够了。环视一周,发现儒学正与卫学正则蜷缩在门口最外围偏僻的位置。

    要求很简单,可以即兴也可以提前准备,少男少女把自己的诗词文稿半个时辰后交上来就行。可以说基本上题材不限,文体不限,主题不限的三无作文。

    就这要求,高翰文看得有些额头冒冷汗。

    现在是等待交稿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交给郑泌昌评价年轻后学的。比如徐家的大公子做官怎么样,二三公子马上也要相继参加会试与乡试。

    就这样一圈点评下来,相互抬脚。作品还没交上来,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已经定下来了。

    这能够自由打分的基本就是20名靠后了。好在文会的奖品是发到25名,所以理论上会有五个自由名额。稍微体现出本次文化的公道之处。

    了解完这个文会的情况,差不多也该收稿评阅了。

    前20名是先送到郑泌昌那里,盖了巡抚大人的私戳才发给评委的。当然前三名是盖了两个戳的。好在虽然盖戳但基本遵循了匿名的原则。

    高翰文原本是不太看好这些关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