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5节 (第1/7页)
柳贺将一本《世说新语》递给施允,施允默不作声地接过,递给柳贺一本《薛仁贵征辽事略》。 柳贺换了个坐姿,后背贴着墙,两腿盘着,神色也略微放松了些。 《薛仁贵征辽事略》是元人写的话本,对柳贺来说,看话本就是来放松的,何况薛仁贵的故事他多少也听过,他儿媳妇樊梨花和薛丁山的爱情故事柳贺甚至还看了电视剧。 施允默默盯了柳贺一眼,依旧没有出声。 和柳贺在书堂读了几月书,他发现,柳贺这人日常倒是极散漫,唯有对读书一事极其专注,旁人或许未曾察觉,可施允却是亲眼见证了柳贺是如何将破题之法学透的。 无论柳贺如今排名如何,在施允看来,柳贺总有腾飞的一日。 …… 八股之中,柳贺于如何承题、起讲也渐渐有了思路。 何为承题,就是连接破题与下文,是引申的句子,如王鳌《百姓足,孰与不足》一篇中,“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这一句就是承题的前半,其实就是解释破题一句的,而后一句“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就引申出了下文。 引申出下文后,就是起讲,也就是说,要开始议论了。 从结构上说,这有点像高考时的议论文。 不过柳贺高考毕业都不知多少年了,当初是怎么写作文的他早就忘光了。 有时候柳贺也忍不住感慨,他一个正经的理科生,到了这大明朝居然成天研究四书五经,这也是环境改变人的一种表现啊。 柳贺的承题自然是不如王鳌的,但文章读多了、练多了,他写出的句子已不像初始时那么晦涩,算是言之有物了,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