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0 (第4/4页)
在,天子就顺着下了! 天子表意都如此坚决了,朝中的大臣们也渐渐松了口。 不管汉王知道这个消息后会不会吐血,反正,禅让大典也开始安排了。 一回生二回熟,这一回的禅位虽然也是天子突兀之间提出来的,但是好歹有宣武末年那一回的禅让大典可以参照。 前一回太上皇赶着传位,这一回,倒是可以慢慢来了。 正旦传位,当年改元,当然是一件很方便的事,连日子都不用选,可是这一回年初的时候就开始cao办,是务必要选好传位大典的时间的。 不能隔得太远,但是时间太紧了又来不及cao办,便选了四月份的一个吉日,这是今年距离最近的一个大吉了。 有了几个月的时间缓和,各地的藩王,以及藩属国,也都有时间来京师朝觐,并且参加禅让大典。 即将上岗的新皇帝,作为皇太子,在这几个月里,更是要和他爹做好交接。 朝政方面,需要交接的事务不多。 天子出巡的时候,都是太子监国的,这也就意味着,天子很早就开始向皇太子放权了,朝中的许多要务,早就已经让太子上手开始熟悉了。 但是军事方面,尤其是军权方面,能说道的东西就多了。 乾圣帝本人本身就是个不好朝务、偏好武事的性子。 要不然的话,高皇帝废除丞相之后,天子又怎么会拉起内阁——虽然阁臣们的品阶在朝中重臣面前真的还不够看——让他们在事实上行使了一部分丞相的职能呢? 所以,军权方面的交接,也就是执掌京营、上直卫以及北京护卫军的人选,这都是要看情况的。 在这方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