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7页)

正常cao作。

    对此唐永安表示不服,我唐永安的名声在京师真的有这么臭吗,大家表示岂止是臭,那根本就是臭不可闻好吧。

    唐永安在京师以三钱的价格出售了一万六千匹布,彻底轰动了整个京师。

    事后商人们纷纷来查看唐永安的布匹,以为价格低质量肯定不行,结果再次震惊,踏马的居然比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布质量都要好

    这时商人们心中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他唐永安是怎么做到的把这么好的布卖三钱,难道他不挣钱吗。

    商人们知道布的成本基本就在三钱左右,像唐永安这种布成本应该更贵,至少在四钱的样子。要是拿到市场上来卖六钱甚至七钱都不过分。

    最后有人找了原因,大家得知后不甚唏嘘。还真学不来唐永安的办法,活该唐永安发财。

    原来商人刨出了唐永安纺机是强行借的,原材料棉花也是强行赊的,最可恶的还是工人都是京营的家眷完全不用开工资。

    突然商人们觉得三钱的价格都贵了,这唐永安踏马的干得都是无本买卖。

    商人们羡慕嫉妒恨啊,这种好事怎么自己没有摊上啊。每天两万匹布,那可是六千两啊纯收入,那一年不得两百万的收入。

    没有赶上这种好事,商人们的嗅觉那可是很灵敏的,分分钟发现了商机。准备明天开始去京营织造局门口蹲守,三钱的布有多少买多少。

    当然唐永安的布那也是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三钱在唐永安那里买的布,分分钟转手卖五钱,那也是供不应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