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201节 (第3/8页)
难过来的。 所以三万石粮食也或许仅够台州县一月所用。 但还是那句话,只要有足够银子有足够人手,许多问题都不算问题。 缺粮食就买粮食,缺水就买水,总归不缺银子买东西,也不缺人手把东西搬回来,而大清境内买不到就往外买,诸如安南这样的小国也无法弥补大清的粮食缺口,那就再往外。 把目光放远再放远,再有银子和人手,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只是银子…… 如今台州的地价,尤其是城内的和码头的地价,还远没有到高点,她原本是想把更多的台州土地囤在手里慢慢开发的,但如今为了能尽快拿到更多的现银,也已经在陆续拍卖了。 建设水库、水闸,围垦滩涂,开辟航道航运,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也都是极其费银子的事儿。 她原先想着她或许要在台州待上三年,但如今,不说台州的商业规划,只这些水利建设,她或许就得在台州待上五年,至少五年。 但这些暂时还是后话,“言归正传便是,你还得出海。” 叶三明点头,他已经想到了。 “不过货物有所不同,这一回除了毛线外,还要再加上水泥,这个你之后去寻长根了解,还有就是,如今的船队规模还是太小,等玉环楼的各商家入驻后,你这十一艘船就更不够用了。” 说到这个,叶三明也苦恼起来,“大人不知道,咱们这是头一回出海,什么货船啊、船夫船员,海道,以及海上的盗贼那个海盗,全都是两眼一抹黑,这十一艘船和这一百来个船员,全是咱们砸银子生生砸过来的。” 想到自个儿当初砸银子那个架势,即便过去了快一年,叶三明心里都一抽一抽的疼,那不是一两二两的加,那是一倍两倍的翻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