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纳税大户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2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202节 (第7/8页)



    商贩点头,“多,一进去一个月就至少一两银子,这还是刚起头的时候,往后还要更多,还要帮着存啥养老钱,家里的儿子女儿都可以到厂里的学校读书,要是干的年份够久的还能分房子呢!”

    “一两银子啊。”船夫神情复杂的重复了一句。

    “多谢您。”船夫谢了商贩的告知,继续往前走,只是像是揣着心事,步子慢了许多,而且不止是他,其余的船夫也不知想着什么,走得很慢。

    直到走到了长廊上,日光明晃晃的照下来,一个船夫才回过神来催促道:“走,赶紧的,玉大人和叶三爷还等着咱们吃席呢。”

    同行的船夫赶忙加快了步子。

    若说他们这些个走丙号楼的只是瞧见了台州百姓的生活,瞧见了台州百姓对工人的态度,生出了些许羡慕和向往之情,生出了强烈的我上我能做得更好的冲动,和一种俯视的优越感和激荡;那走戊号楼的船夫感受到的就全然是仰视了。

    戊号楼是什么,是金缕记啊,金缕记的那些个贵重的皮具手表的摆放布置,是即便放在京城里都足够叫人惊艳而赞叹的存在,更遑论一群常年出海,在广州府其实还是生活在底端的船夫们了。

    这台州府这气派,虽然如今城里头还没有发展起来,可瞧这气派,他日未必就比广州府差了。

    一众船员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摘星酒楼后,心境又各有不同。

    经过戊号楼的船员对摘星楼金碧辉煌的布置已经接受良好了,但从百货商场走的船夫却是又被惊了一场。

    这地方,这柱子上竟都是真的金真的玉!

    那窗帘,那是丝绸吧,没错,那一定是丝绸的光感,里头那层是棉纱,那绑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