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_第62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2章 (第2/3页)

  在任用毋昭裔之前,他也要求蜀地官员上疏针对蜀地当前的情况,应当如何改治。

    前前后后罗幼度收到了八十余封奏疏,里面写的天花乱坠,将文人的浮夸展现的淋漓尽致。

    什么言论都有,改革创新,力求更变。

    罗幼度瞧的是直皱眉头。

    这一群家伙倒也不全是无能之辈,只是空谈占据多数。

    缺乏实际经验,全靠书本里学的死知识。

    看着极有道理,但实际cao作起来,成效如何,完全未可知。

    看着毋昭裔、欧阳回共同拟订的奏疏,罗幼度带着几分意外的说道:“这奏疏有些复古啊!”

    毋昭裔的奏疏没有什么新奇的思想,核心论点在于恢复躬耕,鼓励种植桑麻,于山中种植茶叶,发展蜀地特有的蜀锦、茶文化。

    这些都是很老的政策,说句陈芝麻烂谷子都不为过。

    毋昭裔却道:“臣以为在百姓连耕种铁器都匮乏的蜀地,寻求创新,那是自寻死路,求变不如求稳。发展蜀地自身的特色,先让蜀地百姓活下去。再来考虑其他东西……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求变全无意义。臣下以为,稳住了求变,天经地义。稳不住了求变,也是情理之中。乱中求变,却是自寻死路。”

    欧阳回接话道:“陛下英明神武,收复陇右、凉州,重新开通西方商路。蜀锦、蜀茶皆是西方所需之物,价格不菲,不愁没有销量。”

    罗幼度抚掌笑道:“言之有理。”

    毋昭裔对于蜀地的情况,确实比自己更要了解,对于蜀地的特点亦是如此。

    毋昭裔知道从何处入手整治,知道蜀地怎么发展更加便利。

    在抓重点上,自己这个外人,比不上毋昭裔这个在蜀中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