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3章 (第1/3页)
下首的多位博士、学者暗暗叫苦,又得加班加点的苦干。 罗幼度轻笑:“此事关乎国之大计,事成之后,朕一一论功行赏。”他一边画着大饼,一边道:“今日朕特地来此,就是想看一看初稿。” 诸多博士、学者对于罗幼度的画大饼本不以为意,但见他真的重视此事,也是精神大振。 冯义忙指使人将《三字经》、《古文纪事》、《摩尼图集》三本书籍的初稿取来。 初稿并没有裁定成册,而是一张一张堆叠在一起,并不妨碍阅览。 罗幼度先取过《三字经》,正打算阅读,却发现十数双眼睛盯着自己,有些不自在,忙道:“你们无须守着,各忙各的去,大学士、萧博士、穆使徒留下便可。” 他留下了冯义、穆宁、萧绰,让他们入座,方才看起手上的《三字经》。 他手中的《三字经》不是他们东方版本的《三字经》,而是西域版本的。 毕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孟母三迁、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些典故在东方津津乐道,有代入感,可换在西域谁认识孟母、黄香、孔融? 没有代入感的文学无法产生共鸣。 故而罗幼度手中的《三字经》核心宣扬东方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的价值观不变,但内里的事迹却要取于西域本土发生的典故。 就如张骞凿空西域,耿恭固守疏勒,裴行俭仁义治西域、郭昕殉国等事迹,还有西域史上自己涌现的一些道德标杆。 西域发展至今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人物,是值得留在书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