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第1/3页)
除了隔壁书生考过了,与陈不倦关系还不错的那三人也都过了。 至于宋翎原他们那边,陈不倦没有特意去问,俛安也就没有去打听。 不过想到宋翎原是案首,就算他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好,第一场应该也是可以通过的。 次日,就是府试的第二场了。 第二场考的是杂文,杂文放在后世就是作文的意思。 这里的杂文是指写作能力,主要考得是考生的诗赋。 这一场的难度就高很多,与上一场的文化基础不一样,这一场与策问一样比较主观。 每个人对于诗赋的喜好不同,主考官同样也有自己的偏好。 就像是庭河县的县令,就比较喜欢朴实点的文风。 到了府城之后,这位知府却喜欢华美一点,通俗一点讲就是喜欢歌功颂德。 刚好这第一道题,破题就是“山河”。 表面上让考生写大好山河,实际上要写他们国家的强盛繁华,文笔要着重于浓墨重彩一点。 这个是陈不倦研究知府大人诗集时发现的特点。 而这个特点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从往年的府试案首试卷里也能看得出来。 陈不倦在破题之后,在心里细细的揣摩了一下,就在草纸上提笔写了起来…… 府试是不让带东西进来的,纸墨笔砚和吃喝用品,都是有贡院这边专门提供。 因为每次参加府试的人数很多,所以这些提供都是要收费的。 毕竟每一次参加府试的考生,都差不多接近两千多名了,若是不收费这笔开销可就大了。 头两场不需要在考场休息,所以每天只需要五百文。等到第三场的时候,价格就稍微贵了一点,两天一夜要一两银子。 陈不倦是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