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_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金石不朽,贞石永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金石不朽,贞石永固 (第3/4页)

如祁连山形,封土上放置的石刻有怪兽马、牛、虎、鱼、象等石刻数量众多。

    最著名的为“马踏匈奴”,具有纪念性质。

    其他石刻也多是在自然石材上随形就势雕刻而成,造型拙朴,气魄雄伟,但未成规制。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数量最多的狮虎,此时陈文哲看到的就是一只典型的唐代石狮。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亚的狮子传入我国。

    以狮虎为原型的石兽,成为仪卫性的镇墓之物,在东汉时被广泛置于陵墓前。

    我国中北部地区,从西到东等地均有发现,被称为“辟邪”,但有铭文的很少。

    但不是说没有,如南河南阳宗资墓前的一对石兽有铭文。

    据《后汉书·灵帝纪》李贤注曰:“后汉宗资墓在郑州安阳界中,墓前二石兽,镌其膊,一日天禄,二日辟邪。”

    该石兽现存南阳汉画馆,但“辟邪”二字已经漫漶不清了。

    东汉以后,石狮一直被沿用在陵墓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除了这些墓室壁画、石像类的石刻,再就是墓门,特别是画像石门更显珍贵。

    地下墓室建筑类装饰性石刻,最具代表性的是画像石。

    画像石是根据墓葬建筑结构的需要,以刀代笔在石板上刻划出各种图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被称为“石头上的画卷”。

    西陕汉代画像石的内容,多为神话传说、珍禽异兽、车马出行、农耕狩猎等。

    刻法洗练,线条流畅,有的辅以彩绘,充满了黄土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