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流沙层有点厚 (第1/4页)
陈青林需要的青砖,制造起来并不难。 主要是制作砖胚,只要选取了合适的黏土,经过踩踏(搅拌机),摔打(打夯机),最后放入模具压制成砖,稍微阴干,就可以入窑烧制了。 烧制都不用陈文哲看着,因为村里有会烧窑的。 垒墙,自然也用不着陈文哲,所以他只要过去看一看,就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 活泥巴他是专业的,金砖的制作须经过选土,还要捶、晒、舂、磨,然后再澄泥、淘晾、揉踏、造坯、阴干等工序。 先前烧砖,陈青林弄来了不少机械,比如搅拌机、打夯机、粉磨机等等,这些他都可以利用起来。 至于和面机、热传感器,甚至是木材等等,陈文哲只能自己买了。 弄好了泥胎,就直接压胚,四四方方的砖胚,实在没什么难的。 压制出砖胚,先阴干一下。 接下来就是修整,绘画,雕刻,完成了这些工序,就等着烧窑好了。 既然是仿制,就要做高仿,那就要认真一些。 古代的“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一尺四见方的大方砖,有五六种规格。 这里说到的尺,是古代单位里的尺,相当于现代的32厘米。 现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都是这种砖。 在砖的侧面,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州苏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既然做了,这些都要弄上。 等完成一切工序,陈文哲也完成了一连串的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