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 (第1/5页)
元末乱世,淮西是重灾区,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读书了。 所以跟朱元璋造反的一干淮西老兄弟里,除了李善长、汪广洋这种地主出身外,基本都是不识字的丘八。 而另一派浙东党就不一样了。浙江富庶,文教兴盛,读书人本来就多。加之朱元璋占据应天,成为一方诸侯后,才开始重礼延聘浙江的名士入幕。 朱标知道,这些所谓名士其实骨子里是瞧不起农民军的。只是端着朱老板的饭碗,不敢表露出来。但对刘福通、韩林儿、陈友谅这些人,那就不客气了,一口一个‘妖人’、‘贼寇’,极尽鄙夷之能事。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就算再瞧不起小明王,也总该知道,父皇接他来应天,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朱标愈发不解,问道: “最后当皇帝的,一定是父皇啊。那小明王死活,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去了!”朱元璋断然道。 “儿子愚鲁。” “没事,你想不明白也正常,就是你老子咱,也是后来才回过味来的。”朱元璋先安慰儿子一句,然后咬牙彻齿吐出两个字来: “法统!” “哦。”朱标一下就明白了。 因为小明王韩林儿号称是宋徽宗的九世孙,建国号为宋,奉的是南宋正统。 如果朱元璋接受韩林儿的禅让,就意味着大明继承了宋的法统。那灭宋的元朝就只能是伪朝了。 对跟着朱元璋造反起家的淮西兄弟来说,确实区别不大。反正造的都是元朝的反,当的都是明朝的官。 但对浙东一党来说,区别就大多了。 他们既然是名士,那就不是一般人物。要么考取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