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 (第2/4页)
很气愤,曾发誓要给它们点颜色瞧瞧。 只是陷阱也挖过了,铁笼子也下过了,最后除了又多一个被掏空的香瓜残骸,什么也没留下。 杨老倌叼着烟杆在前头带队,杨梅或舞着一只竹枝,或叼着一只狗尾巴草,蹦蹦跳跳的跟在后头。一老一小,如出巡的将军,在已被划分给自家的四亩旱地和四亩水田里巡视一个来回后,就会踩着落日的余晖,心满意足的回家。 村西头出发,村东头回来,一进一出,全村的人都打过招呼了。夜幕降下来,无法再做活计的人们就会搬把椅子、手摇蒲扇,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话乘凉。 每每夜晚乘凉的这个时候就是杨老倌最风光的时候。 他年轻的时候干过货郎,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有时候会应了人家说一段薛仁贵征东征西,有时候兴致上来了清唱一段刘海砍樵。一大茶缸凉水,光脖子上挂一条汗巾,等人聚得差不多了,摇头晃脑的就开始。 年长的跟着附合两声,小屁孩儿们也不嫌热,挤在人缝里,竖着耳朵求知若渴。 杨梅家门前的这段路,俨然集市一般热闹。 杨梅的待遇要好上很多。于婆婆腿伤时用过的竹床差不多已经成了她的专属,穿着杨珍秀给她新做的背心裤衩四仰八叉的躺着,看星星,听故事。杨珍秀和于婆婆一人坐一头,两把蒲扇你来我往的把凉风尽往她身上招呼。 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比如八毛、七毛过来。 七毛是个傲骄的小公鸡,他从来不屑于搭理杨梅,来了也只靠近杨老倌,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