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观星  (第1/8页)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墨竹山,    地方三千里,两山十四峰,妖兽横行,毒瘴密布,人烟罕至。    于这片重峦绝岭,险峰叠嶂,墨林竹海之间,却被人力开凿出一亩见方的平地。    平地中央,结草搭楼,开坛立像,被建起一座八臂六首,相貌不似人型的魔尊法相。    法坛四面,则各有七纵七横,摆出四十九个蒲团,散若天星。    此时法坛前只有个墨帻法褐的老道,怀抱着一把三尺七寸的朱木剑,嘴里叼着片青竹叶,把脑袋耷拉着,一点一顿得打盹。    正睡得安稳,从墨林深处,却传来叮叮当当得,三声金鸣,两击铃响。    老道嗅嗅鼻子抬起头,弹弹手指好似拨动了风中的弦。    于是竹林间沙沙作响,不一会儿,就有人影幢幢,一群访客从竹林间走出来。    领头的是三个皂衣青冠,锦帛覆面的修道士,当先居中的修士,背上缚着把三尺三寸的铜钱剑,用红绳斜串在肩头。左右又有两人,手执金钟银铃跟随。    他们身后,则跟着大大小小的童子二十一人,最大的不过十三四岁,小的也就四五岁,有些锦衣佩玉,有些麻衣短裘,一个个只懵懵懂懂得跟着铃音走过来。    “上师。”三个蒙面修士一齐稽首。    老道撅撅嘴,用叼着的竹叶指指那些童子。    于是手捧铜剑的修士说道,“前阵子瑶光洞的玉蟾婆来观里作客,和山主弈棋输了,耍起疯来,吃了不少童子。于是弟子等奉命,往人间去,又挑了一批元阳未泻的金童,烦请上师瞅瞅。”    手捧金钟的也笑着添了一句,“灵根不够的扔到外门作工,天生道心的收作内门侍奉,暗藏魔胎的,呵呵,送去给山主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