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26【宋杂剧】 (第2/6页)
宋代举人没有特权,再作弊你又能咋地? 李含章离开之后,朱铭与其他士子一道,前往文化用品店买纸。 试题纸,需要自己掏钱买。 “几位小相公里面请!”书铺老板热情招待。 郑胖子说:“每人一套试纸,俺来给钱。” 王昶不高兴了:“这是俺家的书铺,谁要你给钱?一人一套,记俺账上。再多来两张,写家状和保状。” 朱铭都不好意思再买墨条了,一旦开口,肯定免费。 众人就在书店里,把各种状子写完。 家状的内容,有姓名、年龄、家庭状况、祖宗三代、是否中过举、中举过几次等等。 保状就是考生互相担保,保证家状上的信息为真。若查出是假的,另外两个担保人一并坐罪。 搞定这些,大家又结伴前往州衙。 就连郑胖子都去了,考不考得上无所谓,重在参与。 礼案吏员办事挺利索,也不存在吃拿卡要,毕竟大部分考生他们得罪不起。 家状和保状,官府验明后盖章。 按理说要出示户口本,朱铭没带在身上,但那文吏也不管。毕竟是八行士子,刷脸即可,咔咔两个大印就杵上去。 试题纸也盖了章,并写下名字,然后发还给考生。这玩意儿得好好保存,若是造成污损,今年就别想考试了。 朱铭把试纸放在书箱底部,用几本书压着,也没咋当回事儿。他参加科举纯粹体验生活,顺便找理由拒绝皇帝征辟。 横竖今后是要造反的! 白崇彦却特别小心,专门准备了一个竹筒,将试纸卷起来放进去。盖上盖子之后,又在外面包裹油纸,生怕下雨天给淋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