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4 (第3/4页)
乱地走,穿了廊子转到后院儿,拂开垂花的枝叶抬头一瞧,那时月影正阑珊,春夜凉似水,光影斑驳在前边儿的石板地上,我望至走道儿尽处,竟忽而就看见了沈山山。 沈山山那时应是已醉了。我走到他身道儿的时候,他正驼红着一张肃冷的脸,身上穿了赤红溜金绣着鲜花逐月的袍子,原应是个在前院儿同人大笑大闹的新郎官儿,此刻却竟独独儿盘腿坐在那后院儿的大树下,手里攥了把邋里邋遢的大铁锹,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挖刨着脚边的黄泥巴,又大约是因挖了不少时候,树下便有了个锅炉大的浅泥坑子。 见我来了,沈山山一愣,不知是梦是醒地看了我一眼,且还拿手格在眼前——像是挥雾散影似地当着我扇了扇,离了老远也没真碰着我。 可这却好似叫他松了口什么气儿般,竟突然十分坦然地从旁边儿另摸了把铁锹向我一递: “稹清,快来……咱们当年埋的少年红能喝了。” 见我顿然愣着,他更把铁锹往我跟前儿一送,不耐催促:“愣着做什么,快来挖。” 于是我便系了袍摆挽起袖子,接过他手里的铁锹,二话不说撅起了地皮子。 【贰贰壹】 少年红这酒,原是早先战乱时候老百姓送儿子参军的寄望。 战士出征时候多为十五六岁,于是这酒惯是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就埋下。爹娘存的念想是,如若儿子能从沙场平安归来成家,那么喜宴上便开来迎客,甚取红火之意,也好合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兆头。若是儿子没能再回来,也没能成家,这酒就改唤作沉沙了,需在敛葬的时候埋去儿子的衣冠冢,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