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3/4页)
那眼神恨不得能吃了孟大人。 这几日根据几个小宫娥,小太监乱七八糟的八卦,谭乔整理了下先后顺序和条理,加以逻辑分析,得出的大致结论如下: 本来是处理郑国jianian细一事,结果硬是被孟姜口若悬河的上升成了客卿不可重用的议题。 大家都知道李斯非秦人,算起来也应当是客卿,他的这些年经营的门生也大多非本国人,如若孟姜提到的逐客卿的建议被秦王采纳,那李斯多年谋划的权势王国将一朝土崩瓦解,叫他怎能不生恨。 按照孟姜正常水平的发挥,不会这么惹得秦王频频点头。 李斯也在奇怪,孟姜的口才啥时候变的这么好了,有理有据,甚至不惜搞旁门左道的把他当年嫉妒韩非子的事拿出来诋毁他的名誉。 这孟姜孟老头是疯了么,明知道那是秦王的痛心处,多年来朝臣碍于他李斯的权势,他又做过几件有功之事,使得秦王更加信任他,大伙儿也不再多言。 毕竟人都已经化为一抔黄土了,悔事多说无益,久而久之悔事已经淡去,如今却被孟姜循循善诱的旧事重提,分明是借郑国一事引导秦王要灭了他李斯一门。 李斯当然不干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怼回去,气愤至极,兴头一上来,竟在朝堂上跟孟姜撕红了眼,情急之下,差点大打出手。 退朝后,李斯茶不思饭不想,一根神经兴奋得完全停不下来,夜里辗转反侧,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痛心疾首的写出了反对孟姜提出的谏逐客令。 此篇谏言真是声泪俱下,理据充分,集他李斯所有之才华,拼了他所有的智慧。 连夜赶至宫门外,只等宫门一开,他便要将它呈给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