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3/4页)
到这“下等衣料”,没想到还是高调了一把。 不归原本不想理会,冯观文那厮又说了句挑衅的,惹众人起哄,不归只好转回去,道:“弟不是来清谈的,恕不能响应冯兄意趣。” “那贤弟来此作何?” 不归认真道:“来听评书。” 冯观文眼睛微睨,打量了她一周:“贤弟听了有何感?” 不归起身,笑道:“不如说书。”言罢也不管身后群生激愤,摇着折扇自若出去了。 待把八堂全转了个遍,她的神情便没那么自在了。 那耿实人跑哪去了? 不归令赵康去询问,那书生听了之后脸上便是讥笑:“于弟啊?你去六尾巷那找一找,他当在那里。” 不归一头雾水,六尾巷是汇聚了三教九流的市集,不久就要春试,那人耗在市集做什么? 等到了六尾,她在外头瞧着,只见那青年坐在小竹椅上,接过那些刚裱好的花灯,一盏盏在上面龙飞凤舞地写字。 不归忽然就想起一件有关前世他的事来。据说于相家境贫寒,一路北上科考,全靠一手好笔墨维生,来到长丹后更是囊中羞涩,接了个写花灯的活,一日能写三百盏,一盏得两文钱。 后来于相位极人臣,据说他写过的那些花灯,每盏能卖出一千两。 没有成为宰相前,他于尔征也不过就是个靠挥笔挣两文的潦倒书生。 有人能包下长丹最昂贵的万玉楼阁间请三六九等的客,有人只能缩在三教九流的六尾巷里,挥毫着一流的书法,挣两枚铜板。 不归看了许久,上前去:“劳驾,可否为我写盏灯?” 青年抬头,鬓角汗水滑落,神情有些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