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其实东汉末年就一个字 (第3/6页)
还给他留了个并且多多少少也算个后备官员的身份,这才窝在家里没被前段时间的洛阳宫乱的乱兵波及到。 汉代官员是由各地地方长官,也就是地方太守推荐,称之为“举孝廉”,被推荐的人员可以进京参加笔试,笔试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也就是一些经诗文集外加公文运用,笔试通过后经过面试,面试合格的会被留在京城,并授予郎官称号,等待地方官员出缺外放候补。 所以上次洛阳乱兵的时候这个郎官的身份还起点作用,至少没有被波及到。可是接下来的这层身份就可能不顶用了。 董卓即将进京了,随后西凉兵可就没有像之前洛阳士兵的还多少讲点乡土情,下手肯定没有分寸,更何况斐潜还记得最后董卓是把所有洛阳的人全部迁移到长安,一路据说是“伏尸盈野”,还一把大火烧掉洛阳,全城都几乎焚尽了…… 斐潜打了个寒战。 去阻止董卓进京? 哈,一个不入流的候补官员去跟当朝大将军指手画脚?况且斐潜记得好像何进是董卓进京之前就被人砍死了,跟一个快要死的人去卖好? 或则去救何进一命? 可是怎么救?别说大将军,就连斐潜知道的曹cao、袁绍等比大将军职位还要低一点的这些牛人,想先拉点关系混个脸熟都见都见不到。莫非要到大将军府门口作死高呼“大将军命不久矣!请听在下一言?”估计还没见人就被卫士砍死了。 汉代真不是想见谁就能见谁的,人际交往要讲究一个对等,还要有相应的礼节。任何人搞什么突然拜访都是很失礼的事情,主人完全可以拒之门外。一般来说是要先递上名刺预约一下,然后在根据对方的身份准备好鸭、雉、鹅、羊羔等等相应对等的物品,在约定好的当日当时前带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