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阳光教育基金 (第3/5页)
:,但手续办不下来以后,一口就打了包票。 结局也很让谢小娜这个副厅级的副市长很是摇头,一个处长,就真的带着她跑到了民政部部长的办公室,愣是让部长给签了字,把这个基金给批下来了。 虽然谢小娜觉得有些没面子,自己跑了两个月没跑下来的事情,人几天就给摆平了,但她拿到批文的那一刻,还是很兴奋,这可是全国第一个地方自己搞起来的公益基金啊。 “阳光教育基金”和“希望基金”虽然类似,但目前资助的对象和“希望基金”还是有所不同,主要是针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学生的资助。按江子英最通俗的解释,“学校建得再好,没有老师去也是白搭”,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留住老师。 怎么留?“阳光基金”给老师发补助,资助贫困学生学杂费。 虽然基金是面向全国的,但是因为是起步阶段,江子英本想第一个试点就安排到青山县,但被江天放否决了,“还是先在宁阳周边先试试,积累点经验再说。” “阳光基金”启动以后,谢小娜才真正看到了基金“阳光”的一面。 基金所有的办事人员,包括江子英这个名义上的“主席”,所有的开销,全部定期向外界公布,包括工资、差旅、办公费用等等,每一分钱都公开。 谢小娜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笔报账,“某月某日,赴牛沟村考察被资助对象,路上买包子三个,苹果一个,共一元八角,无发票,附白条,因对方不识字,签名为代签,手印是本人。”在这个说明的背后,附了张白条,有购买包子的时间、地点,卖包子的人签名,“四嫂子”,后面是大名牛桂兰,然后还有个手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