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忌火 (第3/6页)
。 只听孙九爷又说:“风水上的事情只是其一,其二地仙村与明末青溪古镇格局相似,封氏蒙受皇恩发迹是在明代初期,历大明一朝两百余年,不断扩建祖宅,所以说青溪古镇的形势根基,都是从那一时期所定,后世经历满清、民国、直到解放后,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以前从没仔细想过青溪镇为什么要做成忌火灭烛的格局,或者说根本没想到那一层,要是往深处琢磨——这肯定是与永乐年间观山封家设计毁掉发丘印、摸金符之事有关。” 相传后汉年间,曹cao为求取军饷,曾举兵盗发梁孝王之墓,当时还没有发明炸药,而梁孝王的陵寝深藏石山腹中,以当时的器械和手段,即便有数万兵马也难轻易发掘这种巨型山陵,所以曹cao就特意从民间网罗了一批精通倒斗秘术的人,将他们收入军中,设“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之职。 古代军事编制的称谓与现代相似,现代军队的军衔有“将、校、尉、士”,其中每一级又分“少、中、上、大”,例如“少将、中将、上将”。在古代,“将”属于高级军官,“校尉”则属于中级军官,曹cao手下的盗墓部队,为首的是发丘中郎将,又称“天官”,其下有摸金校尉,并配以符印作为信物,所以才留下了“发丘印、摸金符”,汉末的乱世结束后,发丘摸金之辈流入民间,不再做官盗的勾当,专一的倒斗取财,以济世间穷苦之人。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名份,所谓“明不正、言不顺”,于是“发丘、摸金”这套官家的名号沿用了几千年,那枚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的发丘印,以及穿山摸金的古符,都是代代相传的信物凭证,共有“九符一印”。 由于摸金校尉倒斗之术出自,又为群经之祖,擅长以“望”字诀辨识天星地脉,是倒斗行里最重传统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