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吹灯图_分卷阅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沙子就是沙子。名字是满语,原意为一片大沼泽的地方,所以可想而知,这个小镇当年有多荒凉。

    可于塘的家呢也并不在镇上,而是在小镇西北角的一个村子。村名更可人,叫太平沟,又俗又土并且可笑。至于为什么叫太平沟他也不知道,毕竟村子前前后后也没有沟。直到他去长春市上学之后,偶然一次带朋友回老家,他的朋友问,这个村的地势怎么这么洼呀?于塘才意识到,原来村子本身就在沟里,所以叫才太、平、沟。

    这是后话,不提也罢,接着说于塘的村子。村里主要有三家大户,分别是于姓、孙姓和田姓。他于塘呢,自然就是于姓家族里的。可由于辈分太小的原因,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家家户户都是于塘的爷爷奶奶。准确地说,都是爷爷奶奶那个辈分的,所以于塘从小就不爱出门,出了门就是满屯子的爷爷奶奶。

    走进村里沿着村路走两百七十八步,就能到于塘家的炕头了。一间颇具东北特色的大瓦房,门前三棵柳树,房后一株老榆树,树下是厕所。家里除了鸡鸭鹅和狗之外,喘气的就只有他和爷爷。于塘还有个大爷(东北话,把自己父亲的哥哥称为大爷),也住在村里。大爷和大娘生了一个哥哥,名字叫于池,所以掰着手指头数,于塘只有四个亲人,如果算上家里看门的土狗,就有五个。

    说起名字这事儿,着实让于塘心塞,哥俩年龄相差一年,于池长一岁,不过却是同一天生日。哥俩命里都缺水,爷爷就给起了名,一个叫于池,一个叫于塘。小时候不懂事,所以也就没在意,可长大了之后,于塘就开始琢磨,至于么,命里缺水也不用叫池塘啊?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