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二六六 投诚的大人物 (第4/6页)
就行动,而是等到第二场战斗爆发,在你们取得了一些突破的情况下才有所动作,你们可知这是为什么?” 这个疑问方闲、韩树早就有了,张团长一提出来立马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五十二团能够在第一场战斗的时候就行动,起义军的伤亡会小上不少,当然,事情也不会像后来那么顺利,毕竟那时候二零零团的战力还很完全。 问题的关键是,起义军在第一场战斗失利后,其实已经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若不是方闲、韩树、李光北等人立即做出调整,第二波攻势就算发起,也可能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那样的话五十二团想配合都难,还不如在第一场战斗时就举事。 方闲、韩树等人知道起义军战力有限,魏顾北、张团长更清楚,那他们为何还要冒着风险等? 没有让方闲、韩树猜测,张团长接着说出了原因:“理由很简单,我们的起义行动需要不留痕迹,看起来十分自然。 “只有你们的进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五十二团的起义才显得顺理成章,瞧着是将士们在战况不利之时自发的行为。 “如若不然,五十二团的行动看着就会很生硬,战后上面细究起来,便会怀疑那是高位者有意为之,按图索骥之下后患无穷。 “而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会妨碍大局,影响后续战争。” 这番话蕴含的信息量不少,引得方闲、韩树一阵思索。 在得知五十二团起义是魏顾北直接下令时,他俩就奇怪魏顾北为什么没有留在官东城。既然部下已经成功起义,那么他理应顺势携带这份功劳加入反抗军。 决定了投靠大晋的魏顾北,还留在秦军中做什么? 现在张团长刻意提及,五十二团起义需要照顾掩护上层的需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