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各有所 (第2/5页)
好消息带给你们,今晚免不了让状元公出血大摆酒宴。” 张謇一愣,随即回过神来:“国丧既满,宴会已可,别说其他好消息,两位光临寒舍就是最好的消息,待会就去醉仙楼。” 徐佛苏笑着递上一份电报:“季公阅过后就知道值不值了。” 张謇只粗粗扫了两眼便兴奋异常,眉毛都扬起来:“当真?” “当真!” 电报是梁启超和杨度联名打来的特急电报,不仅扼要介绍了清晨的早朝概要,并进而提出政闻社、预备立宪公会、宪政讲习会等立宪团体应撇弃以往分歧,共同促进立宪——“值此海内瞩目之际,上已决意加速立宪,所顾虑者为朝野守旧派之掣肘,公当登高一呼,云集英锐,共图大业……” “好极了,好极了!”郑孝胥也是喜极而泣,“原本想着国丧后再行请愿,推动立宪,早开国会,没想到皇上英明睿远,早已布置就绪。国家幸甚!人民幸甚!祖宗幸甚!”说罢,恭恭敬敬地朝北方磕了三个响头。 “杨皙子的九年筹备清单,除极少数冥顽之人外,其余人尽皆首肯。今天朝会不独肃亲王、醇亲王赞同,就是庆王也力持定见。只是对两年召开国会,三年选举责任内阁一事朝野颇有争议,孙公就以为太过急切而力主缓行,端午桥等疆臣亦有疑虑。” 孙公者,大学士孙家鼐也。端午桥者,两江总督端方。 “孙公老了。”马良叹息道,“不过比我痴长几岁,这回怎的如此执拗?” “倒是皇上10年后心机更加深沉,手段也愈发高明,康、梁师徒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就回了京城,还同杨皙子联手炮制了这一篇大文章,真让人想不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