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节 夷人浦寿庚(一) (第6/7页)
“是啊。” 补充说,那人尤其难得的一点是,罗刹、佛国、黑森三国的国教各各不同,那人每至一地方,便改一次宗,换一次神,总之就是一条原则:入乡随俗,绝不自外。 “至于另一种类型么。” 在细讲之前,浦寿庚介绍说,自己刚才说到那人改宗拜神的事情,张元空似乎还没搞清其中的重要性。 “在那些国家里,没有儒门的,教门就相当于儒门的地位,甚至还要高,教宗的地位,凌驾于大多数国王上面。” 在这种情况下,那位棋手能够毫不在意的不断改换门庭,就更显得刺眼无比,实际上,多数移民的表现,是固守自己原来的信仰与风俗,拒绝被新的环境同化。 “‘入乡随俗’,和‘关门锁户’的区别吗?那,浦公觉得,这两种类型,那种更好?” “我们浦家入大夏已五百年了。” 对张元空带一点挑衅的提问,浦寿庚并没有生气,而是坦率表示说,五百年来,浦家其实一直是两条腿走路。 “自从当年寿成、寿庚两位祖先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每代子弟都有分工,有人要读四书五经,学琴棋书画,有人要守祖宗规矩,作蕃方模样。” 自嘲的笑着,说当年开创浦家文脉的,是浦寿成,他的诗文,得到了当时天下最顶尖文士的认可,既玩佛访道,又精于儒术,最终作到大州知州,相当于今天韩沙的位子。而同时,担任了市舶使的浦寿庚却一直到死的时候,都还连夏话也说不好,筷子也用不好,每天交游往来,皆是夷商,对夷教始终虔诚礼拜,定期供奉,甚至还干过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