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_第22章:名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名家 (第5/6页)

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即「学富五车」典故的由来。

    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惠子有才学,但却因为种种俗事俗物而耽误了在其名学中的成就,所以庄子才要骂庄子——这大概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作为被誉为名家鼻祖的惠子,其主要思想有「合同异论」与「坚白论」。ps:有书友指出「坚白论」是公孙龙提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的,公孙龙只是延续了惠子的思想,并且,他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理论,属于诡辩范畴。另外,「白马非马」的理论,其实也不是公孙龙首创,而是出自稷下学宫的「倪说」,即《韩非子》所载的「儿说」。

    而在「合同异论」与「坚白论」当中,惠子更加倾向于前者,认为世上的万物,虽然有小的差别,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基于这一点,他劝世人「泛爱万物」,莫分彼此。

    听上去似乎跟墨家的思想有点相同?

    但事实上,墨家思想的最大对手,就是惠子。

    比如《墨子》曰:厚,有所大。

    顾名思义,即是一件事物只有有了“厚度”,才能有体积。

    但惠子则反驳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他认为,认为物质的粒子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墨子》又曰: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即认为个别区域的前方不容一线之地,这就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

    惠子又反驳道: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