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1/7页)
最后,他希望朱翊钧能告诫大臣,废话少说,多干实事。 朱翊钧抬头,看到今日为他进讲的申时行仍候在一旁,他招招手:“申先生,你过来。” 申时行赶紧上前:“陛下。” 朱翊钧说道:“你来拟一道圣旨。” 申时行一愣,他今天只是来给皇上讲课的,拟圣旨并非他的工作。 朱翊钧却说:“让你拟,你就拟。” “是。” 圣旨是给朝廷各衙门的,尤其是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这俩言官部门。 “今后各宜仰体朝廷省事尚实之意,一切奏章,务从简切,是非可否,明白直陈,毋得彼此推诿,徒托空言。其大小臣工,亦各宜秉公持正,以诚心直道相与,以勉修职业为务,反薄归厚,尚质省文,庶治理可兴,而风俗可变也。” 内容张居正其实都已经提出来了,朱翊钧就是让申时行组织组织语言,以圣旨的形式写下来。 振纪纲,说的是纪律,也是法律。太祖高皇帝在立国之初就颁布了《大明律》,洪武至天顺时期,法律异常残酷,在这种高压环境中,官员过得战战兢兢,连合理的意见也不敢提。 对此,张居正提出:“故情可顺而不可徇,法宜严而不宜猛。”他还建议朱翊钧:“敕下都察院查照嘉靖初年所宪纲事理,再加申饬。秉持公论,振扬风纪,以佐皇上明作励精之治,庶体统正,朝廷尊而下有法守矣。” “申先生,”朱翊钧叫申时行,“拟旨。” 重诏令,在这一条中,张居正几乎把六部九卿都察院一一点名,要求他们明确规章制度,把手里的工作分出个轻重缓急,以确定处理时限,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