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2/6页)
熟的与一位农妇闲聊,听她说,这些种子来年长成麦子,没有天灾,顺顺利利,也只是勉强够一家老小过活,若是遇到旱灾、蝗灾,那全家人就得饿肚子了。 朱翊钧注意到旁边有几个孩子正在追逐玩闹,小的五六岁,大的也十来岁,有男孩儿也有女孩儿。 朱翊钧问道:“这些都是你家的孩子?” 农妇笑道:“有两个是大伯家的,但前两年光景不好,粮食不够吃,大伯听人说南方能出海做生意,便也去了,至今没有音讯,孩子母亲去年生病,走了。” 张懋修看着那几个年龄偏大一些的孩子,呢喃道:“这个年纪,该送他们去读书才是。” 读了书,将来考取功名,就不会饿肚子了。 朱翊钧一把捂住了大少爷的嘴,饭都吃不饱,拿什么读书? 他将手伸进大篮子里,水是温的,充分吸收水分的种子颗颗饱满,似乎只是轻轻触碰,就能预见到它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麦穗两歧的样子。 朱翊钧收回手站起身来,对妇人笑道:“放心,来年一定能风调雨顺,岁稔年丰。” 随后又让冯保取了些碎银,放在一旁:“给孩子们买些糖吃。” 第191章 朱翊钧先送张懋修…… 朱翊钧先送张懋修回家,马车上,张懋修看看朱翊钧,欲言又止。 朱翊钧问他:“种地辛不辛苦?” 张懋修点点头:“辛苦。” 朱翊钧又问:“种地辛苦还是读书辛苦?” 张懋修却说:“我不觉得读书辛苦。” 朱翊钧摸摸他的耳朵:“是,我们懋修要考状元的。” “像杨慎那样的状元。” 张懋修心中有目标,终有一日,要像杨慎那样,成为首辅家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