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1节 (第3/7页)
在他小的时候,冯保把东南抗倭之战当睡前故事讲给他听,胡宗宪、徐渭、俞大猷、戚继光、谭纶、刘显……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些故事里的英雄,他都已经见过。 如今,他长大了,这些人也老了,谭纶、俞大猷去世,胡宗宪、刘显也已经六十多。终有一日,他们每个人都会离开朝堂,甚至离开人世。 但大明不会忘记,他们在那场旷日持久的抗倭战役中所做出的贡献,正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今日东南地区的富庶和安宁。 次年春闱,李承恩果真没让他失望,高中进士。朱翊钧看过他的策论,和那些从小寒窗苦读几十年的士人没法比,但也写得不差,观点朱翊钧很欣赏。 令朱翊钧惊喜的是张懋修的文章,上次落榜,蛰伏三年,字迹工整漂亮,文章也写得稳重多了。朱翊钧听读卷官读了一遍,觉得不过瘾,又拿过来自己读了几遍。 读完之后,意犹未尽,钦点为状元。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三年 前张嗣修榜眼及第,两年前张若兰立为皇后,现在张懋修又钦点为状元。 什么好事儿都落在他们张家头上,者不合适吧。 朱翊钧丝毫没觉得哪里不合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眼前这二十四份策问卷中,他哪怕不看名字,只读文章,也觉得张懋修写得最好,钦点他为状元,有什么问题? 张敬修的文章,他就觉得没有那么好,就事论事,给他调到了二甲二十名开外。 除了李承恩和张家兄弟,朱翊钧还关注到一个人,无锡籍考生顾宪成。 当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