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747章 釜底抽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7章 釜底抽薪 (第5/9页)

“原朝鲜总督张国维接任参议大夫,原直隶总督李树初接任众议大夫。”刘钧先是免了三位总理参政,现在又新提了两位上来,加上被撤去总理参政衔资格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现在总理处仅剩下了七位总理参政,全新一届的总理参政组成。

    七位参政,来自三驾马车和枢密院及顺天府,两位内阁大学士,两位议长,一位御史大夫、一位左枢密使还有一位京师府尹。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太监彻底出局,被清出了朝廷中枢,军界也仅保留了一席。

    刘钧也通过这一调整,再次强化了总理处这个衙门的重要性。如今的朝中格局,内阁已经相当于后世的******,枢密院相当于总参。议院自然是国会,御史台则相当于美国的最高法院了。

    而在这四大衙门之上,刘钧又还有总理处和军机处两个名义上为皇帝谘议顾问机构,实际上总理处相当于英国内阁,或者说是中国的真知局,军机处相当于军委了。

    这两个机构是皇帝的谘议参谋机构,但刘钧却通过这两个机构分统文武。

    其实不管是隋唐朝的三省六部,还是后来唐宋的中书门下,还是元朝的中书省或者明的内阁,不管各朝的中枢权力由哪个部门掌握,其实改来改去,都是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控制而已。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初时也是皇帝为分宰相之权,而在内朝设立的尚书台,最后渐形成了尚书省,后来到了三国时期,中书门和门下省又形成,目的则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利。

    到了隋时,三省六部整齐划一,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但在隋时,三省中尚书省依然权力最大,因此到了唐朝时,为了限制和分割尚书省的权利,又设立了同中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